
一般診所常見的備份,大致分為以下兩種:
一、備份在診所的儲存設備中:
這類儲存方式,通常是將診所資料存放在診所的電腦硬碟或是隨身碟中。這類方式優點是操作方便、成本也小,但相對危險性也較大。如果診所是採這類方式備份,建議一定要使用專門的隨身碟作為備份媒體。 (眼汪汪)
二、雲端備份: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發達,雲端服務的實現被提上日程。而雲端備份也成為診所備份的另一選擇。目前的雲端備份途徑大約有兩種:
(一) 備份在資訊廠商的伺服器:診所與資訊廠商簽約,將資料定期備份於資訊廠商的伺服器上。優點是方便,而且資料可以由專業人士幫忙保存,安全性也較高。但缺點就是成本較高(通常此類方式每年都會有相關費用的產生)。而且資料儲存在資訊廠商那裏,是否有個資相關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
(二) 使用網路儲存設備:這類方式可以藉由網路方式,將資料備份在指定網路磁碟內。所謂網路附加儲存或網路儲存伺服器),可以將它當成是一部簡易型的電腦,這個簡易型電腦的主要功能,就是作為存放資料之用(經由網路)。所以說,這種方式可以將資料存放在診所規劃的地方(如醫師家中等地)。與上述方式相比,除了不須每年支付給廠商保管費用外,也較無個資存放的問題(畢竟儲存媒體仍是醫師自己準備的)。
資料備份,是資安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部分診所並不是很重視備份動作,結果在發生意外時,往往因為沒有備份而造成困擾。 (窮) 寫這篇,主要也是希望能提供醫師一點備份的建議。也希望其他醫師先進們,如果有更適合診所的方式,能夠提出供大家參考。
(眼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