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 ... 1mgbf.html
 更新日期:2009/07/04 18:00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4日電)去年台灣新生兒首度跌破20萬人,其中13.4%的產婦超過35歲,醫界婦產科人士說,「高齡」、「高危險」、「高教育」的三高產婦是社會趨勢,類似吳淡如高齡產子案例屢見不鮮。
吳淡如44歲高齡懷孕,雙胞胎之一胎死腹中,懷孕29週即因妊娠毒血症而剖腹產下900多公克的早產女兒。她在各家醫院找不同醫師做人工生殖,加上產檢、剖腹產、傷口整形及坐月子等新聞,媒體炒得風風雨雨,已成為婦產科的最新教案。
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黃閔照今天引用內政部資料說,去年19萬6000多名新生兒中的2萬6000名,是35歲以上高齡產婦所生,高齡產婦的比率從民國87年的8.2%,飆升到去年的13.4%。
在大多數婦女只生一胎的情況下,去年生頭胎的10萬4000多名產婦中,有9111名(8.7%)是高齡產婦,其中近1000人和吳淡如一樣,是40多歲才第一次當母親,這一比率在10年前僅為4.08%。
黃閔照說,避孕方式進步,加上晚婚、晚生與婦女就業率提高等因素,許多女性計畫生育時卻生機不待人,即使懷孕了,流產比例從34歲的10%上升到44歲的85%,而且妊娠期的高血壓、糖尿病、毒血症等疾病,以及胎位不正、胎盤剝離、早產的風險、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等,都遠高於適齡產婦。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指出,行政院衛生署統計顯示,去年共有8230人次接受人工生殖,高於前年的7941人次,40歲以上不孕婦女,人工生殖的成功機率只有6.7%。不僅如此,黃閔照分析,高齡產婦的孩子,發生胎死腹中、染色體異常、先天性心臟病、四肢異常、橫膈膜疝氣、生長遲緩、新生兒窒息、腦部出血的危險,也倍數於適齡產婦所生的孩子。
蔡鴻德說,女性常以為有月經就能生,卻不知道卵細胞在卵巢中等了20多年,「染色體多一個、少一個的危險就大幅提高」;黃閔照也說,不少高齡產婦的教育水準高,很有主見,醫師要拿很多證據,才能說服她們接受必要的醫療介入。
如果要說高齡產婦有什麼好處,黃閔照說,高齡產婦通常社會經濟基礎較好,照顧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能力佳,能夠尋求醫療救護。
蔡鴻德說,高齡懷孕已成婦女生涯規畫上的考驗,也成為婦產科照顧產婦所面臨的必修課程。980704
			
			
									
						三高產婦日增 吳淡如產子成教案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1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回覆文章 
					
		
	
	
	
	
			
			1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前往 
				
			
		
			
			
	
	- 我要活下去 (公開版面)
 - ↳ 老仙ㄟ講古論今講座
 - ↳ Dharma鄭逸哲醫法肥皂箱講台
 - ↳ 肥皂箱秘密基地
 - ↳ ★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
 - ↳ 人物記實
 - ↳ 衛生署長
 - ↳ 年度疫情/疫苗
 - ↳ 2007
 - ↳ 2008
 - ↳ 2009
 - ↳ 2010
 - ↳ 醫療生態
 - ↳ 爭議文章版
 - ↳ ★愛滋病患與醫護人員權益討論區
 - ↳ ★ 談天說地,無所不談,就是不談政治
 - ↳ ★醫療工商服務區(我愛紅娘)
 - ↳ ★野人獻曝●花園一隅
 - ↳ ★HIS醫療資訊廠商客服專區
 - ↳ ★血汗健保
 - ↳ ★二代健保
 - ↳ ★醫門忠烈
 - ↳ 花園子版
 - ↳ ★ 漫畫及海報
 - ↳ 愚公移山計畫暫存區
 - ↳ 愚公移山vs.冷涼卡好
 - ↳ ★CME繼續教育訊息專區
 - ↳ ★ 審查制度的善與惡
 - ↳ 政治事件聊天區
 - ↳ ★工商服務專區
 - ↳ 醫師人力供需討論專區
 - ↳ 外籍學歷與外籍醫師問題
 - ↳ 醫師替代人力問題
 - ↳ 醫院醫師的問題
 - ↳ 診所醫師的問題
 - ↳ 法規規範
 - ↳ ★波淘洶湧
 - ↳ ★醫學生事務交流專區
 - 秘密花園B區
 - ↳ 診所CEO專區
 - ↳ 藥價超級比一比
 - ↳ 不友善藥廠與盤商抵制區
 - ↳ 健保抽審guideline/criteria download 專區
 - ↳ 健保申報疑問
 - ↳ 人事問題
 - ↳ 自費專區
 - ↳ 軟硬體問題
 - ↳ 電腦與網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 ↳ 診所對外關係
 - ↳ 放假相關問題
 - ↳ 醫療糾紛
 - ↳ 綜合教室
 - ↳ 專科簽到簿
 - ↳ 藥物討論專區
 - ↳ 家庭醫學科
 - ↳ 皮膚科
 - ↳ 內科
 - ↳ 小兒科
 - ↳ 外/骨/復健科
 - ↳ 五官科
 - ↳ 婦產科
 - ↳ 精神科
 - ↳ H1N1 and Flu及感染性疾病
 - ↳ 醫療和健保法規實務
 - ↳ 健保補充費與二代健保
 - 評論
 - ↳ ★焦點評論
 - ↳ ★精選文集
 - 公會及協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秘密花園區)
 - ↳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
 - ↳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
 - 醫勞盟
 - ↳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TMAL】
 - 藏經閣
 - ↳ 開業醫須知
 - ↳ 111年度報稅專區
 - ↳ 107年度報稅專區
 - ↳ 106年度報稅專區
 - ↳ 105年度報稅專區
 - ↳ 104年度報稅專區
 - ↳ 103年度報稅專區
 - ↳ 102年度報稅專區
 - ↳ 101年度報稅專區
 - ↳ 100年度報稅專區
 - ↳ 99年度報稅專區
 - ↳ 98年度報稅專區
 - ↳ 97年度報稅專區
 - ↳ 96年報稅專區
 - ↳ 95年報稅專區
 - 論壇事務區(公開版面)
 - ↳ ★公佈欄
 - ↳ ★新手導引區
 - ↳ ★意見反應與求助
 - ↳ ★篳路藍縷
 - ↳ ★醫界數位媒體工作版
 - ↳ ★投票專區
 - ↳ Poll小組討論工作區
 - ↳ ★新手測試區
 - ↳ ★友站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