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嗆看錯科 不如齊心互助
【聯合報╱李源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北市)】 2008.01.22 03:16 am
近日,有關腸病毒是否「看錯科」問題,由小兒科醫師率先發難,爾後耳鼻喉科醫師亦群情激憤,雙方筆上論戰,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甚或傳出某學會向馬謝陣營提出相關訴求,且以簽署承諾書為條件,變相進行要脅等情事。此乃本位主義作祟,以專業綁架政治,只丟問題不思解決,使病患莫所適從的不良示範。
防疫體系的建立及衛教資訊的傳播茲事體大,非一朝一夕、數科數人可完成,而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需要醫界通力合作才能全面且快速地掌握疫情。尤其,腸病毒重症是法定傳染病,小兒科、耳鼻喉科、內科及家醫科等各科醫師應具備診斷病程與症狀的專業知識。如今有人以果究因,進而引發科別間的地盤、權益之爭,並非醫界樂見。身為醫療工作者,謹提出以下參考意見。
一、耳鼻喉科醫師若診治疑似腸病毒病童,是否一定要會診小兒科醫師?筆者以為若耳鼻喉科醫師具診斷腸病毒的專業知識,並能就個案鑑別診斷,輕者進行支持療法,重症適時予以轉診,即是適當的處置。
二、病患有選擇就醫科別的權利,醫師不能拒絕協助防疫,也無法拒收病患。與其在誰是誰非的問題打轉,不如以加強一般民眾腸病毒衛教為首務之急,如果一味質疑其他科別醫師的專業度,實乃本末倒置之舉。
三、民眾就醫習慣並非朝夕可改,在防疫無藩籬的前提下,小兒科與耳鼻喉科學會責無旁貸,應協助小兒科醫師化解成見、幫助耳鼻喉科醫師主動學習。惟有彼此互相協助,捨競爭成夥伴,讓病人即早恢復健康,才是醫師的職責所在。
筆者長期待在醫療象牙塔內,退休後方與外界多有接觸,所見所思之餘,對「醫療是良心事業」感悟尤深。醫學是嚴謹的科學,現今不少醫師為展現藥到病除功力,濫用特效藥卻無視嚴重後果;或為專科化的門戶之見,無法為病人進行最好的照料,這些都不是醫療工作者應有的態度。過去小兒科與耳鼻喉科一向互動良好,如果針對單一疾病各持己見,導致雙方口水相向,既不符醫學主旨,亦非全民之福。
希望大家仔細想想:一個率爾丟出的問題,除了造成醫界內訌、民眾恐慌之外,還獲得了什麼?
【2008/01/22 聯合報】@ http://udn.com/
970122互嗆看錯科 不如齊心互助
版主: 版主021
- DR.HSU
- Angel
- 文章: 20167
-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970122互嗆看錯科 不如齊心互助
這才是真正的醫界大老.賢拜!傲而 寫:互嗆看錯科 不如齊心互助
【聯合報╱李源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北市)】 2008.01.22 03:16 am
近日,有關腸病毒是否「看錯科」問題,由小兒科醫師率先發難,爾後耳鼻喉科醫師亦群情激憤,雙方筆上論戰,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甚或傳出某學會向馬謝陣營提出相關訴求,且以簽署承諾書為條件,變相進行要脅等情事。此乃本位主義作祟,以專業綁架政治,只丟問題不思解決,使病患莫所適從的不良示範。
防疫體系的建立及衛教資訊的傳播茲事體大,非一朝一夕、數科數人可完成,而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需要醫界通力合作才能全面且快速地掌握疫情。尤其,腸病毒重症是法定傳染病,小兒科、耳鼻喉科、內科及家醫科等各科醫師應具備診斷病程與症狀的專業知識。如今有人以果究因,進而引發科別間的地盤、權益之爭,並非醫界樂見。身為醫療工作者,謹提出以下參考意見。
一、耳鼻喉科醫師若診治疑似腸病毒病童,是否一定要會診小兒科醫師?筆者以為若耳鼻喉科醫師具診斷腸病毒的專業知識,並能就個案鑑別診斷,輕者進行支持療法,重症適時予以轉診,即是適當的處置。
二、病患有選擇就醫科別的權利,醫師不能拒絕協助防疫,也無法拒收病患。與其在誰是誰非的問題打轉,不如以加強一般民眾腸病毒衛教為首務之急,如果一味質疑其他科別醫師的專業度,實乃本末倒置之舉。
三、民眾就醫習慣並非朝夕可改,在防疫無藩籬的前提下,小兒科與耳鼻喉科學會責無旁貸,應協助小兒科醫師化解成見、幫助耳鼻喉科醫師主動學習。惟有彼此互相協助,捨競爭成夥伴,讓病人即早恢復健康,才是醫師的職責所在。
筆者長期待在醫療象牙塔內,退休後方與外界多有接觸,所見所思之餘,對「醫療是良心事業」感悟尤深。醫學是嚴謹的科學,現今不少醫師為展現藥到病除功力,濫用特效藥卻無視嚴重後果;或為專科化的門戶之見,無法為病人進行最好的照料,這些都不是醫療工作者應有的態度。過去小兒科與耳鼻喉科一向互動良好,如果針對單一疾病各持己見,導致雙方口水相向,既不符醫學主旨,亦非全民之福。
希望大家仔細想想:一個率爾丟出的問題,除了造成醫界內訌、民眾恐慌之外,還獲得了什麼?
【2008/01/22 聯合報】@ http://udn.com/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