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詭譎 長庚醫院開張…不宣傳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oldlarge
V1
V1
文章: 1565
註冊時間: 週六 11月 17, 2007 11:02 pm
來自: 台北

氣氛詭譎 長庚醫院開張…不宣傳

文章 oldlarge »

氣氛詭譎 長庚醫院開張…不宣傳
【聯合報╱特派記者藍孝威/廈門報導】
http://udn.com/NEWS/WORLD/WOR1/4182835.shtml

長庚醫院進軍廈門,希望以高水準的醫療品質塑造口碑;不過,在廈門官方目前詭譎的政治氣候下,長庚昨天低調開始試營運,未來如果要順利打開醫療市場,將有一番「苦戰」。

廈門長庚二○○五年五月准設立,廈門官方十分歡迎,各方面積極配合;但自去年十一月傳出長庚要開幕的消息,當地官方轉趨低調,連當地媒體要詢問相關消息,都不得其門而入。

據了解,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原來很受省委書記盧展工器重,但海滄設PX(對二甲苯)廠鬧得軒然大波,北京中央對何立峰頗有微辭;也因此盧展工向中央推薦何立峰任福建省委副書記,最近被中央否決,何立峰行事更趨低調。加上長庚的看病收費制度,會對廈門當地醫院造成衝擊,當地醫院對長庚的開業「高度警惕」;種種原因,造成長庚在低調中展開試營運。

據悉,廈門媒體對長庚昨天開始營運,事先一無所悉;直到前晚接到長庚發的新聞稿,才知道此事。在沒有強力宣傳下,廈門市民根本對長庚醫院的營運「沒有感覺」。

即便如此,同時加強大陸籍醫師的英語能力,期盼日後與國際接軌。廈門長庚醫院董事葉大森仍強調,長庚醫院進軍大陸,希望塑造高效率、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但不等於貴族醫院;院方將透過合理的藥物進價、有效的管理,讓醫療成本合理化。

葉大森說,廈門長庚目前以招募外省市的大陸籍醫師為主,年齡平均約卅五到四十五歲左右,台灣長庚負責派遣十五年以上主治醫師經驗的台灣籍醫師,到廈門長庚擔任諮詢工作,藉經驗交流精進大陸籍醫師的醫療水平,同時加強他們的英語能力,期盼日後與國際接軌。

葉大森觀察,兩岸的醫療生態有許多不同之處,最明顯的區別,大陸醫師用中文寫病歷,台灣醫師用的是英文。雖然兩者各有利弊,但是為了加強大陸籍醫師的英文能力,廈門長庚將要求病歷書寫一律中英文雙軌化。

葉大森並說,長庚避免向廈門本地的醫院挖角醫師,一來不想傷了同業之間的和氣,二來也擔心挖角醫師,可能會把對手的病患也間接挖來,這種挖人牆角做法,會給醫院樹立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葉大森說,廈門長庚承襲台灣的做法,禁止醫師收取病患紅包,對於本地的醫療文化是很大的衝擊。

不過,長庚希望推動新的收費制度,希望建立「醫術有價」的觀念,讓醫師即使不收紅包,也能保持合理的薪資收入。

管理部經理戴興業則表示,目前廈門長庚尚未加入大陸的醫療保險體系,民眾必須自費看病,多少會影響病患的就醫意願。不過,長庚希望樹立起高品質的醫療口碑,眼光放在閩南金三角,吸引泉州、漳州、廈門的患者前來就診。
回覆文章

回到「醫療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