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暴力:狼醫平台與道德的無限上綱
金蓋紅
這不是正義的紀錄,而是偏見的儀式。狼醫平台的存在,已從揭露個案的工具,變成一場針對特定職業的懲罰性記憶工程。它不再是保護病人的盾牌,而是社會對醫師群體的選擇性標靶。
當一個平台只針對醫師設立,並將疑似案件永久公開,即使未定讞、未懲處,也要全名、執業地點、大頭照齊上,這不是資訊公開,而是懲罰的延伸,是一種制度化的羞辱。這種羞辱不是為了保護誰,而是為了滿足誰——滿足群體對「懲罰象徵」的心理投射。
心理學早已指出,當社會無法處理真正的結構性風險時,便會尋找替代性標靶進行情緒宣洩。醫師,作為高度信任與權威的職業,正好成為這種「替代性懲罰」的理想對象。這不是因為他們犯得多,而是因為他們被看得多。
而其他職業呢?教師、律師、教練、警察——這些同樣具備權勢結構、同樣可能發生性侵的職業,卻未被納入同樣的揭露機制。這不是遺漏,而是選擇性記憶,是一種「誰值得被記住,誰可以被遺忘」的社會判斷。這種判斷不是基於風險,而是基於象徵。
正如瑪雅·安傑羅所說:「當人們告訴你他們是誰,請你相信他們。」而當制度只記住某些人的錯,我們也該相信它的偏見。這種偏見不是偶然,而是設計。
這種道德無限上綱,不是為了保護弱者,而是為了滿足社會對懲罰的渴望。它將「揭露」變成「定罪」,將「記憶」變成「標籤」,將「正義」變成「職業歧視」。它不是治理風險,而是製造象徵性敵人,讓群體可以安心地說:「我們有在處理」,而實際上什麼都沒處理。
馬丁·路德·金曾說:「不公義若在任何地方發生,便是對所有地方正義的威脅。」而狼醫平台的設計,正是這種不公義的具象化。它不是為了讓社會更安全,而是為了讓某個群體更羞辱。它不是為了揭露真相,而是為了維持一種道德優越感的幻象。
這不是正義的進步,而是文明的倒退。當記憶被用來懲罰而非理解,當揭露被用來定罪而非改革,我們不是在守護社會,而是在撕裂它。
真正的正義,不是選擇性地記住誰犯了錯,而是一致地面對所有風險。真正的改革,不是製造標靶,而是建立標準。真正的安全,不是靠羞辱某個職業換來的,而是靠制度的公平與誠實維持的。
這場記憶的暴力,必須停止。不為特權,不為遮掩,只為一件事——平等。
記憶的暴力:狼醫平台與道德的無限上綱
版主: 版主021
- polo
- 部長級

- 文章: 6719
-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25, 2006 11:42 am
- 來自: Sinying
Re: 記憶的暴力:狼醫平台與道德的無限上綱
之前針對這個事情全聯會有提出聲明
也有提到必須有一定下架的期限
而且也必須是合乎一定的標準
包括裡面有一位根本是原告
竟然也被一視同仁的處理
期待新的全聯會能夠有足夠的力量與正確的立場
做出讓醫師會員們滿意的行動

也有提到必須有一定下架的期限
而且也必須是合乎一定的標準
包括裡面有一位根本是原告
竟然也被一視同仁的處理
期待新的全聯會能夠有足夠的力量與正確的立場
做出讓醫師會員們滿意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