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報 朱蘭香基隆報導】
基隆市30多家診所組成6個醫療群七月起定期到社區舉辦衛教宣導,醫師群為達到效果,脫下白袍,粉墨登場,演出1齣「求醫記」,希望市民認識家醫制度,小病找家庭醫師,大病才由家醫轉診大醫院。
中央健保局推動家庭醫師整合性照顧計畫,鼓勵基層醫師與該區醫院組成醫療群,整合醫療資源,以群體力量提供病患整體性醫療照護與預防保健,達到「厝邊就醫、在地照顧」目標,必要時再轉診到大醫院,減少不必要的檢查及用藥,節省就醫時間及費用。
基隆市2百多家診所,目前已有30多家組成6大醫療群,有基隆健康群、基隆聯合群、瑞基群、北基群及基隆仁安群等,廿三日下午1時起在仁愛區公所6樓舉辦聯合社區衛教活動,首場是的菜單是「骨質疏鬆症」。專題演講之外,醫師群還粉墨登場演出戲劇「家醫劇場」,全力推廣家醫制度,醫療群之一的健安婦產科診所江俊明指出,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無息的殺手,患者完全沒有任何症狀,第1個發生的症狀往往就是骨折,尤其是脊柱骨及髖部骨折最嚴重,起因鈣質流失,人體自40歲以後骨本開始減少,尤其女性在更年期後,流失更嚴重。
依健保局資料顯示九十五年65歲上男性每年髖部骨折有5千例,女性有1萬例,每年新增5%病例,根據國內幾家醫學中心研究超過65歲以上的女性骨質疏鬆症比例超過16%,70歲以上女性因大腿骨折有40%會導致行動不便,需要長期臥床和別人照顧,每年因骨折疏鬆症致發生骨折機率比心臟病、中風及乳癌發生率還高。
骨質疏鬆症可以及早預防,這次宣導由營養師與專科醫師專題演講,各醫療群也設立攤位,指導民眾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正確飲食戒煙、戒酒,更年期女性適時補充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