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推動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第12度闖關失利,但隨著新政府的上台,未來推動入會的名稱爭議,也逐漸浮上檯面,傾向與中國和解的新政府,能不能在台灣內部取得共識,以中華台北取代台灣進軍WHO,也都成為須要面對的新課題,而台灣前衛生署長侯勝茂就認為,名稱不重要,能夠加入,贏得裡子最重要。
政府今年第2度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WHO,但最後仍然遭到中共的打壓,鎩羽而歸,只是隨著新政府的上台,未來究竟是要「台灣」名義,還是「中華台北」名稱進軍WHO,已經讓這些死忠推動台灣入會的民間團體憂心忡忡。
已經第11次組團前進日內瓦聲援台灣加入WHO的醫界聯盟董事長吳樹民就坦承,他們很難接受要用中華台北的名義加入WHO,尤其過去民間團體努力地將「台灣」打入國際醫師協會等相關組織,如果未來一改,是不是所有努力都白費了,其他入會的名稱也要更改,因此他們希望能與新政府多溝通,以取得共識。
不過,已經在520卸任的前衛生署長侯勝茂則有不同看法,已經第4度前進日內瓦督軍的他就認為,加入WHO,應該最重要的不是名稱問題,而是裡子問題,因此對他一個衛生從業人員來說,他認為,能夠入會,贏得裡子才重要。他說:『名稱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從我們醫療觀點,能夠加入才是重要的問題,你看看歷史上的紀錄,以前你不是說用台灣或是什麼,以前是用衛生實體耶,名稱對至少,我知道有的人會去考量這個名稱,可是對於一個衛生署長,對於一個衛生從事人員,我覺能夠進去,我要的是裡子,這樣才能保障我們國民的健康。』
侯勝茂說,未來不管誰當總統或是衛生署長,都要加入WHO!只是隨著新政府上台,未來推動入會的工作,會不會變成對內須要整合力量,對外要對抗中國打壓的內憂外患,的確成為了馬政府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