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版主: 版主021
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http://cobolsu.blogspot.tw/2016/03/blog-post.html?m=1
蘇冠賓的部落格
2016/3/12
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功與過」…台灣學者利用健保資料庫發表學術論文,對於提高台灣學術界的能見度有很大的貢獻,然而,嚴謹的作者都會再三提醒:「不應該用因果關係來解讀」,實証正正反反是常態,保有對現象的好奇和存疑,才能包容「爭議性」、挑戰「必然性」。我們要非常小心的是:有些研究者「假裝」資料庫中撈到的結果是「舉世創見」、利用媒體來誇大其研究有多麼偉大、對於相關性研究背後的嚴重局限避重就輕…。因此,那些作者在媒體上誤導和渲染是可憎的,但研究本身引起科學上辯論卻是可喜的。
最近有兩位國外學者,投書到兩本醫學期刊,指出台灣教授用「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並質疑這些論文的學術價值。該投書指出:「某教授在一年內,用同樣的資料庫分析,發表了至少一百五十篇論文,每一篇皆是描述兩種臨床情況的「相關性」研究。這一百多篇論文來自超過六十位不同的第一作者,而論文的通迅作者皆是同一人…。這些研究看起來是以「模版化」方式進行…,這些論文對臨床醫師是沒有助益的…」。
我一直都不贊同這種散彈打鳥的作法、本身也發表過「強烈的相關性成為致命的假科學」及「安眠藥增98%腦癌風險是錯的(蘋果日報)」兩篇評論文章、也有預期到國外學者遲早會發現台灣資料庫發表的問題。然而,我也同時觀察到,這個現象的成因相當複雜,但主要根源於台灣畸型的醫院評鑑和學術評估制度,造成教學醫院對醫師的積效要求不合理。例如,很多醫師因為沒有時間做研究,十幾年沒有論文無法升等,即使在教學和臨床的表現相當傑出,仍然面臨離職的困境。
投書指出的台灣教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領導十幾位研究員,專職於分析健保資料庫,只要醫師同仁有不錯的構想,就請「資料生產工廠」就把結果分析出來,讓構想者可以快速發表。因為有了這項「服務」,許多醫師得以順利留任、甚至總算順利升等。然而,了解這些因素後,面對這個台灣現象,大家是否就會比較寬容?
回到「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功與過」。其實大數據是目前非常熱門的研究題材,台灣學者利用健保資料庫發表學術論文,對於提高台灣學術界的能見度有很大的貢獻,然而,嚴謹的作者都會再三提醒:「不應該用因果關係來解讀」。研究只要方法合理,清楚陳述,數據正確,即使研究結果出人意料,科學家對於研究的雜音應該包容。現在的網路發達,資訊充斥,實証正正反反是常態,保有對現象的好奇和存疑,才能包容「爭議性」、挑戰「必然性」。
資料庫分析雖然不是我們實驗室的主要工作,但我們也一直都對大數據保持興趣,也持續發表健保資料文章,完全沒有排斥。然而,我們要非常小心的是:有些研究者「假裝」資料庫中撈到的結果是「舉世創見」、利用媒體來誇大其研究有多麼偉大、對於相關性研究背後的嚴重局限避重就輕…。因此,那些作者在媒體上誤導和渲染是可憎的,但研究本身引起科學上辯論卻是可喜的。
蘇冠賓的部落格
2016/3/12
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功與過」…台灣學者利用健保資料庫發表學術論文,對於提高台灣學術界的能見度有很大的貢獻,然而,嚴謹的作者都會再三提醒:「不應該用因果關係來解讀」,實証正正反反是常態,保有對現象的好奇和存疑,才能包容「爭議性」、挑戰「必然性」。我們要非常小心的是:有些研究者「假裝」資料庫中撈到的結果是「舉世創見」、利用媒體來誇大其研究有多麼偉大、對於相關性研究背後的嚴重局限避重就輕…。因此,那些作者在媒體上誤導和渲染是可憎的,但研究本身引起科學上辯論卻是可喜的。
最近有兩位國外學者,投書到兩本醫學期刊,指出台灣教授用「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並質疑這些論文的學術價值。該投書指出:「某教授在一年內,用同樣的資料庫分析,發表了至少一百五十篇論文,每一篇皆是描述兩種臨床情況的「相關性」研究。這一百多篇論文來自超過六十位不同的第一作者,而論文的通迅作者皆是同一人…。這些研究看起來是以「模版化」方式進行…,這些論文對臨床醫師是沒有助益的…」。
我一直都不贊同這種散彈打鳥的作法、本身也發表過「強烈的相關性成為致命的假科學」及「安眠藥增98%腦癌風險是錯的(蘋果日報)」兩篇評論文章、也有預期到國外學者遲早會發現台灣資料庫發表的問題。然而,我也同時觀察到,這個現象的成因相當複雜,但主要根源於台灣畸型的醫院評鑑和學術評估制度,造成教學醫院對醫師的積效要求不合理。例如,很多醫師因為沒有時間做研究,十幾年沒有論文無法升等,即使在教學和臨床的表現相當傑出,仍然面臨離職的困境。
投書指出的台灣教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領導十幾位研究員,專職於分析健保資料庫,只要醫師同仁有不錯的構想,就請「資料生產工廠」就把結果分析出來,讓構想者可以快速發表。因為有了這項「服務」,許多醫師得以順利留任、甚至總算順利升等。然而,了解這些因素後,面對這個台灣現象,大家是否就會比較寬容?
回到「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功與過」。其實大數據是目前非常熱門的研究題材,台灣學者利用健保資料庫發表學術論文,對於提高台灣學術界的能見度有很大的貢獻,然而,嚴謹的作者都會再三提醒:「不應該用因果關係來解讀」。研究只要方法合理,清楚陳述,數據正確,即使研究結果出人意料,科學家對於研究的雜音應該包容。現在的網路發達,資訊充斥,實証正正反反是常態,保有對現象的好奇和存疑,才能包容「爭議性」、挑戰「必然性」。
資料庫分析雖然不是我們實驗室的主要工作,但我們也一直都對大數據保持興趣,也持續發表健保資料文章,完全沒有排斥。然而,我們要非常小心的是:有些研究者「假裝」資料庫中撈到的結果是「舉世創見」、利用媒體來誇大其研究有多麼偉大、對於相關性研究背後的嚴重局限避重就輕…。因此,那些作者在媒體上誤導和渲染是可憎的,但研究本身引起科學上辯論卻是可喜的。
人生有三苦:
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覺得痛苦;
二苦是,你付出了許多代價,得到了,卻不過如此,所以你覺得痛苦;
三苦是,你輕易放棄了,後來卻發現,原來它在你生命中是那麼重要,所以你覺得痛苦
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覺得痛苦;
二苦是,你付出了許多代價,得到了,卻不過如此,所以你覺得痛苦;
三苦是,你輕易放棄了,後來卻發現,原來它在你生命中是那麼重要,所以你覺得痛苦
- jesuischinoise
- 主任秘書
- 文章: 10599
-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0, 2008 11:01 am
Re: 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會接受並發表論文的期刊也有責任吧
常常喜樂 不住禱告 凡事謝恩
用認養取代買賣,可愛狗貓待認養(品種狗貓也有):
全國動物收容系統
http://www.meetpets.org.tw/pets/dog
http://www.meetpets.org.tw/pets/cat
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
用認養取代買賣,可愛狗貓待認養(品種狗貓也有):
全國動物收容系統
http://www.meetpets.org.tw/pets/dog
http://www.meetpets.org.tw/pets/cat
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
-
- 院長級
- 文章: 28839
-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23, 2006 6:18 pm
- 來自: 黑心島國
- DR.HSU
- Angel
- 文章: 20167
-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健保胡亂核刪,扭曲了正長常醫療,還兀自在那裡沾沾自喜呢?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
- V1
- 文章: 1040
-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6, 2006 9:10 pm
- 擁有感謝: 2 次
-
- R3
- 文章: 357
-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08, 2006 1:56 am
Re: 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boneholder 寫:政府利用健保來控制知識份子 讓醫師整天在為健保申請而煩惱 沒有時間去想其他事
(怕怕) (怕怕) (怕怕)
大大看的很透澈
Re: 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非也,等著看吧!medical 寫:boneholder 寫:政府利用健保來控制知識份子 讓醫師整天在為健保申請而煩惱 沒有時間去想其他事
(怕怕) (怕怕) (怕怕)
大大看的很透澈
Re: 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利用健保資料量產論文 美學者砲轟台教授
2016-03-13 14:5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西雅圖維吉尼亞梅森醫學中心(Virginia Mason Medical Center)的漢普森博士(Neil B. Hampson),與鹽湖城國際衛生保健組織(Intermountain Healthcare)的威佛博士(Lindell K. Weaver),近日投書到《醫學》(Medicine)、《歐洲內科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等國際醫學期刊,指控台灣有學者利用健保資料庫量產學術價值低的論文,消息傳回台灣後,引發醫界議論。
在漢普森博士與威佛博士聯合署名的投書中,他們指控,某位台灣教授在2015年間向國際期刊投了151篇論文,但全都是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數據所做的研究,「這些研究似乎是模板化的,而不是由假設驅動。這些出自同一研究模型的論文多達150篇,但對於想做文獻調查的臨床醫師卻毫無用處。他每篇論文的論述都是『根據健保局資料,某兩種臨床情況有相關性』,但他所宣稱的相關性往往並不明顯。」
台灣學者被砲轟的消息近日傳回台灣,讓台大國發所教授劉靜怡12日在臉書發文諷刺,「這還能算是新聞嗎?就是聞名已久的切香腸式論文製造機量產方式啊,不然何以台灣學界會有一大堆大力擁護全民健保資料庫的學者,而且還聯手污名化質疑全民健保資料庫運用合憲性與適法性的『所謂人權團體』?」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630668
-
- Intern
- 文章: 91
- 註冊時間: 週三 5月 09, 2012 1:14 am
Re: 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健保資料庫所衍生的收入 -- 應該一部分灌注到醫師診察費
醫師幫健保輸入 ICD-9/10 和 各種檢查處置的健保碼
是建構資料庫的主要勞務貢獻者
健保靠醫師多賺了這些錢... 好像當成沒這回事?
說真的
健保真的很會A醫師
說醫師A健保的官員/媒體,真是笑話
醫師幫健保輸入 ICD-9/10 和 各種檢查處置的健保碼
是建構資料庫的主要勞務貢獻者
健保靠醫師多賺了這些錢... 好像當成沒這回事?
說真的
健保真的很會A醫師
說醫師A健保的官員/媒體,真是笑話
Re: 台灣之恥?國外學者質疑台灣以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不見得CJW 寫:身在基層,感覺和還在center奮鬥的童鞋們看待健保資料庫的看法完全平行時空;
看這種key診斷和申報藥物的方式,這統計的data能看能信嗎?
因為在大廟有paper的壓力
臨床工作重,做不出像樣的 wet-lab paper
最簡單的就是這種跑跑電腦就有paper的東西
雖然知道......但也是一篇可以交差的paper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