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8.02.26
大陸6成醫生 曾被病患毒打
林克倫/台北報導
醫生在台灣地位崇高,但在中國卻宛若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調查顯示,儘管有六成三中國醫生的工作成就源自治癒患者,然在極度不信任的醫病關係下,竟有六成受訪醫生曾經歷或親眼目睹同事遭病患毒打,五八%醫生願子女與來世,不再當醫生。
在中國懸壺濟世究竟有多苦、多無奈,據北京《中國青年報》與「丁香園網」聯合調查發現,高度緊張的醫病關係,已嚴重影響醫生的職業感受和預期,近四成受訪醫生表示,「工作壓力非常大,有時甚至感覺要崩潰」,而治癒病人、增加收入與社會尊重,則是治療中國醫生壓力過重的三帖良藥。
此調查共有四三五三名中國醫務人員參與,住院醫師二四四三名、主治醫師一二七一人、副主任級醫師五○七名、主任級醫師一○○名,以及卅二名醫院行政管理人員,年齡層多在廿五歲至四十五歲間,月收入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人民幣者佔六成。
對中國醫生而言,主要壓力源並非來自薪資收入過低,而是病患和社會輿論的質疑與不認同,有六成受訪醫生表示,每年都會經歷或見到同事被患者毆打,此暴力行為不僅是肉體的傷害,更動搖醫生的職業方向。
「丁香園網」調查顯示,超過半數受訪醫生曾考慮是否該辭職,三六%的醫生正處於天人交戰抉擇關頭,僅八%的醫生從未有換職業的念頭,中國醫病關係日益緊張,也令五八%受訪醫生覺得「不快樂的時候居多」,並反對子女日後當醫生。
中國醫生收入微薄、工作環境惡劣,但視救人為天職者仍不少,有六成三受訪醫生表示,其感到最高興之事,莫過於治癒病人與贏得病患信任,不過,由於薪資收入過低,六一%醫生希望能增加經濟收入,希望提高醫生社會地位者佔四五%,而期盼升官者僅占一成六。
此外,調查發現,有六成三受訪醫生自覺健康狀況持續下降,原因在於每日工作時間長達十一小時,五四%受訪醫生表示已半年沒運動過,且中國醫生們不常做體檢,當情緒低落時也不願找心理醫生談談。
970226大陸6成醫生 曾被病患毒打
版主: 版主021
-
- V4
- 文章: 4281
- 註冊時間: 週日 8月 27, 2006 10:30 pm
Re: 970226大陸6成醫生 曾被病患毒打
架恐怖 (想入非非)
不知該媒體調查方式及可信度如何?

不知該媒體調查方式及可信度如何?
To cure,occasionally
To relieve,often
To comfort,always
-------------------------------------
La Dolce Far Niente,Carpe diem!
To relieve,often
To comfort,always
-------------------------------------
La Dolce Far Niente,Carpe diem!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31718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20, 2006 5:19 pm
- 來自: 歡婆鄉
Re: 970226大陸6成醫生 曾被病患毒打
有六成的醫師新水為一千到三千人民幣
所以說,將來會有一堆醫師到台灣來,連冷門科都不怕招不到住院醫師,而且醫療費用可以再降,健保保費不但不必漲,還可以調降,屹立不搖,永垂不朽。
所以說,將來會有一堆醫師到台灣來,連冷門科都不怕招不到住院醫師,而且醫療費用可以再降,健保保費不但不必漲,還可以調降,屹立不搖,永垂不朽。
-
- R3
- 文章: 390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24, 2008 12:13 pm
Re: 970226大陸6成醫生 曾被病患毒打
大陸醫界地位低落是事實
而我認為這可能部分來自於台灣的影響而且很類似台灣現況
很久以前曾經問過大陸醫藥界人士
他認為因為他們的新聞媒體競爭很激烈(這大概也有台灣的影響)
但不能在政治方面隨意報導
轉而大肆報導醫界負面消息
導致醫師形象大幅低落
有全村去封院者,有打醫師者
告醫師者也不會比台灣少
新聞媒體對於醫界的負面報導可以吸引民眾目光,提高收視率、閱報率
犧牲的是醫界形象,進而導致醫療糾紛增加
這增加的醫療糾紛絕非一般所言「醫病溝通不良」
而是民眾的過度要求,例如要求醫師是神
以下是國內曾有過的相關報導:
2006.11.30自由時報醫師受暴力攻擊新聞
暴力急診室 4成醫師曾挨揍
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陳維恭最近針對全國急診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從回收三百六十六份問卷中發現,竟有八十九%醫師表示曾受威脅,卅七%曾經實際遭受暴力攻擊;護士則有七十三%表示曾受威脅,卅六%曾受暴力攻擊;這項調查數據顯示,急診室醫護人員竟成了在刀、槍、拳、棒下討生活的一群人。
陳維恭自本月6日至廿2日,向全國各醫院急診室寄出這份問卷,總計回收三百六十六份問卷,其中醫師佔了一百廿二份,護士佔二百四十四份。他將急診暴力分成「曾受暴力攻擊」、「曾見聞暴力攻擊」、「曾受威脅」、「曾見聞威脅」四大類,統計發現,急診室暴力情形相當可怕。
看診慢 病患揚言殺醫生
醫護人員坦言,有時會碰上道上糾紛引發的暴力場景,有時則是來自於病患家屬或病患的暴力相向,他們也只能大嘆醫生難為。
有醫生表示,有些病人因疼痛掛急診,總盼醫師能馬上止痛,但並非所有病症都能立刻打止痛針,病人及家屬那管那麼多?因而出現止痛針打下去沒有馬上見效會被打 、不肯打止痛針也會被打的兩難。
也有急診室醫師指出,曾有病人不爽醫護人員全部跑去搶救另一個危急的病人,覺得不受尊重,大罵醫護人員當他「細漢」,憤而辦出院後,臨走前還嗆聲叫醫護人員全都不要再踏出急診室一步,否則見一個就用槍轟一個。那陣子大家出入都乖乖換便服,省得自找麻煩。
黑道尋仇 心臟病患嚇昏
另有護士透露,不論是黑道還是白道,打架打到醫院就不上道,但就是有黑道拿槍火併,追打到醫院急診室裡,還不准醫護人員救治他們的仇家,一旁因心臟病發作送醫的病人目睹這一幕,嚇到昏了過去。她說:「不要說病人,醫護人員大家看了誰不腿軟?」
陳維恭說,回收的問卷中,八十九%醫師表示曾受威脅,醫師曾見聞威脅的更高達九十九%;卅七%醫師曾實際受到暴力攻擊,曾見聞暴力攻擊的高達九十二%;護士有七十三%表示曾受威脅,卅六%曾受暴力攻擊,護士曾見聞威脅的高達九十三%,曾見聞暴力攻擊的也有八十二%。
醫療品質 令人憂心
陳維恭感慨:「在這種暴力環境下,急診室醫護人員如何提供優質服務?」
http://www.tmn.idv.tw/pinging/COMMENT/CO060.HTM
而我認為這可能部分來自於台灣的影響而且很類似台灣現況
很久以前曾經問過大陸醫藥界人士
他認為因為他們的新聞媒體競爭很激烈(這大概也有台灣的影響)
但不能在政治方面隨意報導
轉而大肆報導醫界負面消息
導致醫師形象大幅低落
有全村去封院者,有打醫師者
告醫師者也不會比台灣少
新聞媒體對於醫界的負面報導可以吸引民眾目光,提高收視率、閱報率
犧牲的是醫界形象,進而導致醫療糾紛增加
這增加的醫療糾紛絕非一般所言「醫病溝通不良」
而是民眾的過度要求,例如要求醫師是神
以下是國內曾有過的相關報導:
2006.11.30自由時報醫師受暴力攻擊新聞
暴力急診室 4成醫師曾挨揍
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陳維恭最近針對全國急診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從回收三百六十六份問卷中發現,竟有八十九%醫師表示曾受威脅,卅七%曾經實際遭受暴力攻擊;護士則有七十三%表示曾受威脅,卅六%曾受暴力攻擊;這項調查數據顯示,急診室醫護人員竟成了在刀、槍、拳、棒下討生活的一群人。
陳維恭自本月6日至廿2日,向全國各醫院急診室寄出這份問卷,總計回收三百六十六份問卷,其中醫師佔了一百廿二份,護士佔二百四十四份。他將急診暴力分成「曾受暴力攻擊」、「曾見聞暴力攻擊」、「曾受威脅」、「曾見聞威脅」四大類,統計發現,急診室暴力情形相當可怕。
看診慢 病患揚言殺醫生
醫護人員坦言,有時會碰上道上糾紛引發的暴力場景,有時則是來自於病患家屬或病患的暴力相向,他們也只能大嘆醫生難為。
有醫生表示,有些病人因疼痛掛急診,總盼醫師能馬上止痛,但並非所有病症都能立刻打止痛針,病人及家屬那管那麼多?因而出現止痛針打下去沒有馬上見效會被打 、不肯打止痛針也會被打的兩難。
也有急診室醫師指出,曾有病人不爽醫護人員全部跑去搶救另一個危急的病人,覺得不受尊重,大罵醫護人員當他「細漢」,憤而辦出院後,臨走前還嗆聲叫醫護人員全都不要再踏出急診室一步,否則見一個就用槍轟一個。那陣子大家出入都乖乖換便服,省得自找麻煩。
黑道尋仇 心臟病患嚇昏
另有護士透露,不論是黑道還是白道,打架打到醫院就不上道,但就是有黑道拿槍火併,追打到醫院急診室裡,還不准醫護人員救治他們的仇家,一旁因心臟病發作送醫的病人目睹這一幕,嚇到昏了過去。她說:「不要說病人,醫護人員大家看了誰不腿軟?」
陳維恭說,回收的問卷中,八十九%醫師表示曾受威脅,醫師曾見聞威脅的更高達九十九%;卅七%醫師曾實際受到暴力攻擊,曾見聞暴力攻擊的高達九十二%;護士有七十三%表示曾受威脅,卅六%曾受暴力攻擊,護士曾見聞威脅的高達九十三%,曾見聞暴力攻擊的也有八十二%。
醫療品質 令人憂心
陳維恭感慨:「在這種暴力環境下,急診室醫護人員如何提供優質服務?」
http://www.tmn.idv.tw/pinging/COMMENT/CO060.HTM
- cwhung
- V3
- 文章: 3444
- 註冊時間: 週三 5月 23, 2007 7:59 pm
- 來自: 翻臉如翻書的賤寶島
- TCL
- V2
- 文章: 2262
- 註冊時間: 週六 6月 02, 2007 1:53 pm
- 來自: 後山
Re: 970226大陸6成醫生 曾被病患毒打
其實旁邊還有一則新聞相對照
中國時報 2008.02.26
醫改向錢看 醫病關係變買賣
林克倫/新聞分析
中國醫療體制改革已進行二十多年,醫改初衷是為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大幅刪減公立醫院的醫療補貼改為自負盈虧,但市場化的改革結果是「失敗」二字,而早在○五年時,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官員即坦言,「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市場化是導致中國醫病關係惡化主因。中國醫療體系以公立醫院為主,現院方從吃皇糧變成自負盈虧、自行找飯吃,第一受害者當然是病人,醫院為賺錢,建立起一套套錢流程,病人上門先做一系列檢查賺檢查費,醫師多開高價大處方噱藥費,公立醫院淪為「功利」醫院。
以更換進口人工髖關節為例,在台灣的健保給付下,患者需自付約三萬八千元台幣,同樣醫療過程,在上海的平均行情價約八萬元人民幣、折合卅五萬元台幣,對數億大陸民眾來說,根本是天價,看病難背後是看病貴。
中國醫師待遇低,難以吸引優秀人才,以三級甲級(醫學中心)醫院為例,副主任級以下醫師,月薪連獎金竟只有四千元人民幣、兩萬台幣不到,醫師工資低衍生出變相要求藥廠給回扣問題,外科醫師則因可開刀,額外多了患者的紅包錢。
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三年中國藥品費用占全部衛生支出五二%,多數國家僅在一五%至四○%間,「大材小用」的價昂大處方浪費掉中國三○%衛生費用,而門診與住院病人的醫療費裡,檢查費用所占比例已高達三六%,未花在刀口上的錢,全落入醫院口袋。
市場化的金錢邏輯,讓醫病關變質為金錢交易的買賣關係,病人認為做了全套檢查、送了紅包、吃了高價藥品,醫師需讓患者痊癒走出醫院,近幾年層出不窮的病患包圍醫院、圍毆醫師事件,其實是「拿錢、沒辦好事」觀念使然。
中國時報 2008.02.26
醫改向錢看 醫病關係變買賣
林克倫/新聞分析
中國醫療體制改革已進行二十多年,醫改初衷是為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大幅刪減公立醫院的醫療補貼改為自負盈虧,但市場化的改革結果是「失敗」二字,而早在○五年時,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官員即坦言,「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市場化是導致中國醫病關係惡化主因。中國醫療體系以公立醫院為主,現院方從吃皇糧變成自負盈虧、自行找飯吃,第一受害者當然是病人,醫院為賺錢,建立起一套套錢流程,病人上門先做一系列檢查賺檢查費,醫師多開高價大處方噱藥費,公立醫院淪為「功利」醫院。
以更換進口人工髖關節為例,在台灣的健保給付下,患者需自付約三萬八千元台幣,同樣醫療過程,在上海的平均行情價約八萬元人民幣、折合卅五萬元台幣,對數億大陸民眾來說,根本是天價,看病難背後是看病貴。
中國醫師待遇低,難以吸引優秀人才,以三級甲級(醫學中心)醫院為例,副主任級以下醫師,月薪連獎金竟只有四千元人民幣、兩萬台幣不到,醫師工資低衍生出變相要求藥廠給回扣問題,外科醫師則因可開刀,額外多了患者的紅包錢。
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三年中國藥品費用占全部衛生支出五二%,多數國家僅在一五%至四○%間,「大材小用」的價昂大處方浪費掉中國三○%衛生費用,而門診與住院病人的醫療費裡,檢查費用所占比例已高達三六%,未花在刀口上的錢,全落入醫院口袋。
市場化的金錢邏輯,讓醫病關變質為金錢交易的買賣關係,病人認為做了全套檢查、送了紅包、吃了高價藥品,醫師需讓患者痊癒走出醫院,近幾年層出不窮的病患包圍醫院、圍毆醫師事件,其實是「拿錢、沒辦好事」觀念使然。
沒有公義就沒有是非
-
- V1
- 文章: 1942
- 註冊時間: 週六 8月 11, 2007 4:26 am
Re: 970226大陸6成醫生 曾被病患毒打
要是開放中國人來台灣就醫
台灣醫師就可以名正言順比照台商 在台灣的醫院跟中國病患"做買賣"
(萬年奸臣)
當然 保全請備便 因為台灣醫師屆時也將有六成會被中國病患毒打
(翻桌) (不要啊) (吐血) (裝死)
當然 殺頭生意有人做 所以台灣醫師...........
(倒地)
台灣醫師就可以名正言順比照台商 在台灣的醫院跟中國病患"做買賣"

當然 保全請備便 因為台灣醫師屆時也將有六成會被中國病患毒打
(翻桌) (不要啊) (吐血) (裝死)
當然 殺頭生意有人做 所以台灣醫師...........
(倒地)
-
- R4
- 文章: 430
- 註冊時間: 週日 1月 21, 2007 9:15 pm
-
- 註冊會員
- 文章: 436
-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30, 2007 2:05 am
Re: 970226大陸6成醫生 曾被病患毒打
我在報上看這則新聞的時候,
心想.................
是不是大陸有6成的醫生都是精神科醫生阿........
受過精神科專業訓練,不怕被打的可以考慮去對岸工作.... (茶)
心想.................
是不是大陸有6成的醫生都是精神科醫生阿........

受過精神科專業訓練,不怕被打的可以考慮去對岸工作.... (茶)
(苦惱的煙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