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次開會...醫界..真的是精銳盡出,沒的話講,尤其過去完全不認識的蔡秘書長口才極佳,言論犀利卻不失溫禮



.
辛苦了 大家加油!!!!!!!!!
版主: association
張孟源 寫:謝謝明忠兄。全聯會蔡明忠秘書長 寫:給大家:
每年健保協商會前,醫界會先與健保署開會前協商會,希望健保會前,雙方有共識,雖然各說各話,但一年年的溝通看的到進步。陳宗獻主委與大家真的都辛苦了!
張孟源前執行長您摘錄我發言重點有誤,期待我們能先說服健保署再說服健保會是重點,畢竟健保會只聽健保署是事實,我們首要是說服健保署。您應多與大家開會,很可惜在談到台北市院前診所前您已先離開會場,無法聽您對院前診所的高見,期待!
醫聲論壇能有如此民主開放的討論空間,這正是台灣民主的表現。
向過去多年來,愛護醫聲論壇用心盡力的朋友,至上最高的敬意。
![]()
![]()
![]()
「把點值問題說清楚講明白」把「健保會面紗」掀開來,才能真正了解點值低落的問題。目前西醫基層總額1000億,以平均點值0.88計算,一般預算缺口12%約120億。再加上每年醫療服務,人口老化的自然成長3%。如果今年年爭取2%一舨預算的成長,明年的點值,不必計算機都可以估出來了。真正造成點值下降,是預算不足,闔先敘明。
至於明忠兄所提的問題。
台北分會,包括了台北、新北,宜蘭、基隆,金馬等縣市。
昨天台北分會的主委張嘉訓理事長在座,執行祕書周慶明也在座
我相信主委,及執行祕書應會有明確的回覆。
而我個人也回覆如下。
我對台北市醫院附設診所,或者超大型診所(營業額在兩億點以上)的診所,
真正會造成點值下降的因素是營業額及年化成長率。
影響總額的點值,1.要看診所的營業額,2.其年化成長率成長率,
若二者皆高,則其造成點值下降的因素也最大。
但有時不應只看一個年度,而是要跨好幾個年度來看。
按行政程序法第六條:『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 』
第七條比例原則:『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平等原則與比例原則,是我們大家都應堅持的。
我不願說任何一家診所不好,只要沒有任何不法,
畢竟他們都是我們的兄弟姊妹,醫師認真執行業務,何錯之有?
如此才能讓醫界團結,醫界實在不應彼此分化,這是我最強調的。
因為,沒有任何違反健保法相關的事由,沒虛浮報的事由,
而且經過正常法律及行政程序後的正常申報,我們應該肯定該診所。
這是因為病人的需求增加,而且是總額不足造成的點值下降。
公共政策的討論,也正是醫界民主的開始。這是個人完全認同的原則,也希望台灣醫界未來更好。
惟,任何政策的討論要本著平等原則及比例原則。
倘若診所本身並沒有任何違反健保法相關的事由,沒虛浮報的事由,
也經過審查醫師正常的審查,也沒由違反審查注意事項,實在也不應就此批評之。
真正造成點值下降,是預算不足,闔先敘明。
![]()
![]()
![]()
個人期許自己,做任何評論應公平合理,大家共勉之。
(樂奔) (樂奔) (樂奔) (樂奔) (樂奔) (樂奔)
張孟源 寫:台北市第三分區(文山、大安、信義 )的選情報告。這次競爭空前激烈,開票的過程之驚險刺激,總共200名會員前往投票,這是(文山、大安、信義 )破紀錄的投票率,更是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員高度民主的呈現,會員望治心切,大家都希望醫界有更美好的明天,也感動了所有參與這個民主過程的每個人。讓我們為這值得尊敬的所有台北市醫師公會的會員致上最高的敬意。
恭喜這17位代表順利當選,其中黃榮堯醫師,與廖士傑醫師 服務於書田診所。
書田診所業務量雖然大,但也兼顧醫療品質及病患的信任。
這些都是北市醫師公會優秀的會員代表,再次恭喜他們。
施肇榮 寫:台北市第3區的團隊名單出爐了
第三分區 ( 文山、大安、信義 )會員代表選舉
一、投票時間:民國103年 8月6日(星期三)
中午12:00至下午15:00 (請把握時間)
二、投票地點:台北市信義路2段74號7樓
(台北市醫師公會7樓會議室)
三、交通:(捷運東門站三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內)
四、請攜帶國民身分證或駕照親自前往投票
五、參選人35人,應選18位,敬請參照下列號碼名單全數圈選,
共18位 ; (圈選超過18位,以廢票計算 ,請注意)
1 盧異光
3 王成俊
4 黃應中
12 沈德昌
13 陳美齡
14 湯有銘
15 黃榮堯
17 李 平
20 林希穎
21 蔡有成
25 廖士傑
26 王興民
27 李 翔
29 陳筱莛
32 林泉育
33 蔣曉山
34 馬大勳
35 周秉義施肇榮 寫:以後,千萬不要再罵人家<院前診所>如何、如何!!
基層為了自己的選舉,甚麼都可以做,都敢做
點值下滑,卻又要怪別人
一個人怎麼可以如此的精神錯亂!!張孟源 寫:台北市有兩家最大的診所,一家是書田診所(在第三選區,也就是明天8月6日要選舉)。施肇榮 寫:以後,千萬不要再罵人家<院前診所>如何、如何!!
基層為了自己的選舉,甚麼都可以做,都敢做
點值下滑,卻又要怪別人
一個人怎麼可以如此的精神錯亂!!
另一家是內湖國泰診所(在第四選區,也就是後天8月7日要選舉)。
為何只討論第四選區的診所,而不討論第三選區的診所???
第三選區診所的營業額比第四選區大兩倍,對點值影響為何不討論??
不管是健保署也好,健保會也好,他們的目標幾乎一致:壓榨醫界的最高服務量。張孟源 寫:讚。邱展望說到此時,在座的長官每人臉上三條線,也沒人願意與醫界ㄧ樣薪資點值連動。
(眼汪汪) (眼汪汪) (眼汪汪) (眼汪汪) (眼汪汪) (眼汪汪)
昨天主談者陳宗獻主委,蔡明忠秘書長,莊維周副主委,蔣世中執行長,黃啟嘉副祕書長,徐超群副召委。這些主談代表每人都很努力。
但健保局的態度就是如此,所以總額協商,不到半小時,幾乎要吵起來了。
健保署長官所說的每句話,都說由健保會決定。
蔡明忠秘書長接著說:『如果各說各話,這個會可以不開了,直接到健保會開就好了。』
全聯會很清楚對象,應該會從「健保會」下手才對吧。
綜觀全聯會的策略,『全聯會每年說的都一樣,健保署反對的理由也一樣。』
今天這場衛生署的會議,若從談判策略的觀點看,只能說是
『百花齊放,沒有交集』,如果全聯會連健保署都無法說服,更何況健保會的委員。
對於明年的點
-- 引用來源image 寫: 誰幫忙算算這樣多少...我數學不好
全聯會會務人員 寫:違反「分級醫療體系正向發展」的不公平競爭--
論「醫療法人設立診所或醫院附設門診部」之爭議
全聯會西醫基層醫療服務審查執行會蔣世中執行長
2014.08.13
+1肉咖 寫:全聯會會務人員 寫:違反「分級醫療體系正向發展」的不公平競爭--
論「醫療法人設立診所或醫院附設門診部」之爭議
全聯會西醫基層醫療服務審查執行會蔣世中執行長
2014.08.13
![]()
![]()
閣下正中我內心想法,為何全聯會只提成長方案, 未提"價量相符"的相當120億元的減量方案pipo 寫: 不管是健保署也好,健保會也好,他們的目標幾乎一致:壓榨醫界的最高服務量。
給的總額當然能少盡量少
你在面對奧客要凹東凹西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沒有想清楚最多大概能要到多少,只想要別人給更多再更多,那是不可能的達成圓滿的交易
想清楚最多能要到多少,就接著要求「只能提供相對的服務量」,這就是談判的解決方式了
年復一年的總額談判,本魯蛇認為只有醫界要求官方或者自我限縮服務量,在點值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答
那談判代表有將這個選項納入談判嗎?
邱展望 寫:閣下正中我內心想法,為何全聯會只提成長方案, 未提"價量相符"的相當120億元的減量方案pipo 寫: 不管是健保署也好,健保會也好,他們的目標幾乎一致:壓榨醫界的最高服務量。
給的總額當然能少盡量少
你在面對奧客要凹東凹西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沒有想清楚最多大概能要到多少,只想要別人給更多再更多,那是不可能的達成圓滿的交易
想清楚最多能要到多少,就接著要求「只能提供相對的服務量」,這就是談判的解決方式了
年復一年的總額談判,本魯蛇認為只有醫界要求官方或者自我限縮服務量,在點值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答
那談判代表有將這個選項納入談判嗎?
image 寫:第一 醫院很難響應基層罷診 第二 您沒看到重點...短期的一天三天不方便沒用 要長期的不便才能形成一些壓力lubu 寫:如果真的需要就動員吧
診所修業三天 出國去玩玩
現在連很多醫院的醫師都意識到這一點了, 大家一起動員很多醫師包括醫院的都會一起響應的
就施大講的 要有決心...有Guts
-- 引用來源image 寫: 誰幫忙算算這樣多少...我數學不好
-- 引用來源image 寫: 誰幫忙算算這樣多少...我數學不好
agreepipo 寫:魯蛇賭醫界代表不敢提減量方案
pipo 寫:如果醫界談判代表對於縮減服務量這個方式有納入考量範圍的話
魯蛇在此建議一個方案給各位大大參考可行性
1. 例假日及國定假日基層不給付(醫院急診的問題舊先別考慮了吧)
2. 例假日及國定假日,因「急症」至基層自費就醫者,請自行至健保局核退,由保險單位認定給付的必要性。(人家基層假日要佛心來著開診總可以吧,急症到診所看診還要自費也說不過去吧)
秘書長,如果您沒有不小心沒看到邱展望 寫:閣下正中我內心想法,為何全聯會只提成長方案, 未提"價量相符"的相當120億元的減量方案pipo 寫: 不管是健保署也好,健保會也好,他們的目標幾乎一致:壓榨醫界的最高服務量。
給的總額當然能少盡量少
你在面對奧客要凹東凹西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沒有想清楚最多大概能要到多少,只想要別人給更多再更多,那是不可能的達成圓滿的交易
想清楚最多能要到多少,就接著要求「只能提供相對的服務量」,這就是談判的解決方式了
年復一年的總額談判,本魯蛇認為只有醫界要求官方或者自我限縮服務量,在點值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答
那談判代表有將這個選項納入談判嗎?
兄弟姐姐妹們稍安勿躁,今天陳宗獻主委已提案,並將策略運用,目前細節仍陸續討論中,謝謝yangtzeyi 寫:秘書長,如果您沒有不小心沒看到邱展望 寫:閣下正中我內心想法,為何全聯會只提成長方案, 未提"價量相符"的相當120億元的減量方案pipo 寫: 不管是健保署也好,健保會也好,他們的目標幾乎一致:壓榨醫界的最高服務量。
給的總額當然能少盡量少
你在面對奧客要凹東凹西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沒有想清楚最多大概能要到多少,只想要別人給更多再更多,那是不可能的達成圓滿的交易
想清楚最多能要到多少,就接著要求「只能提供相對的服務量」,這就是談判的解決方式了
年復一年的總額談判,本魯蛇認為只有醫界要求官方或者自我限縮服務量,在點值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答
那談判代表有將這個選項納入談判嗎?
我很想聽您對此問題的看法 (咦)
+1邱展望 寫:兄弟姐姐妹們稍安勿躁,今天陳宗獻主委已提案,並將策略運用,目前細節仍陸續討論中,謝謝yangtzeyi 寫:秘書長,如果您沒有不小心沒看到邱展望 寫:閣下正中我內心想法,為何全聯會只提成長方案, 未提"價量相符"的相當120億元的減量方案pipo 寫: 不管是健保署也好,健保會也好,他們的目標幾乎一致:壓榨醫界的最高服務量。
給的總額當然能少盡量少
你在面對奧客要凹東凹西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沒有想清楚最多大概能要到多少,只想要別人給更多再更多,那是不可能的達成圓滿的交易
想清楚最多能要到多少,就接著要求「只能提供相對的服務量」,這就是談判的解決方式了
年復一年的總額談判,本魯蛇認為只有醫界要求官方或者自我限縮服務量,在點值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答
那談判代表有將這個選項納入談判嗎?
我很想聽您對此問題的看法 (咦)![]()
![]()
auricle 寫:有沒有大量的實際數據與圖表 ? 只有定性論述是無用的, 量化的東西才能結結實實的 K倒那些公衛學者.
newshine 寫:還有大環境的經濟問題也會導致醫療成本上升
包括匯率問題
通貨膨脹
人工成本...
相當多的層面都值得去探討
邱展望 寫:閣下正中我內心想法,為何全聯會只提成長方案, 未提"價量相符"的相當120億元的減量方案pipo 寫: 不管是健保署也好,健保會也好,他們的目標幾乎一致:壓榨醫界的最高服務量。
給的總額當然能少盡量少
你在面對奧客要凹東凹西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沒有想清楚最多大概能要到多少,只想要別人給更多再更多,那是不可能的達成圓滿的交易
想清楚最多能要到多少,就接著要求「只能提供相對的服務量」,這就是談判的解決方式了
年復一年的總額談判,本魯蛇認為只有醫界要求官方或者自我限縮服務量,在點值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答
那談判代表有將這個選項納入談判嗎?
(壓力) (壓力) (壓力) (壓力) (壓力)張孟源 寫:消費者請注意,台灣真正愛的健保,絕對不是『只消費,不付費』,這樣健保如何永續經營。唯有預算協商時採『量入為出』,且預算確定後『量出為入』,預算確定後不得任意擴大總額給付項目,並與醫界對等協商,平等互惠,才是真正的愛健保
(樂奔) (樂奔) (樂奔) (樂奔) (樂奔) (樂奔)Daivid 寫:最重要是,若醫界提案通通被否決,我們有何應對措施?激烈抗爭?或者還是阿Q的等衛服部核定?
理論上好像是這樣張孟源 寫: 所以台中市的林委員有特別提到,總額協商醫療機構,應該討論的對象是健保會而不是健保署。醫界與健保署是平等的。此外,醫界面對健保會的消費者或雇主委員,在法律上也是平等的,醫界與健保會應當『平起平坐,對等協商』
-- 引用來源image 寫: 誰幫忙算算這樣多少...我數學不好
pipo 寫:理論上好像是這樣張孟源 寫: 所以台中市的林委員有特別提到,總額協商醫療機構,應該討論的對象是健保會而不是健保署。醫界與健保署是平等的。此外,醫界面對健保會的消費者或雇主委員,在法律上也是平等的,醫界與健保會應當『平起平坐,對等協商』
但是實務上完全變調
對方抱著「給錢是大爺」的心態,因此對於賺辛苦錢的執行單位予取予求
醫界能有他奈何?
今年魯蛇我預期應該又會重演過去幾年吵一吵最後給衛服部做決定的老戲碼
不過在談判過程中
醫界代表或許可以使出「以退為進」的手法
但對方也或許不鳥醫界,要醫界吞下施捨般的總額成長,然後做更多的白工
魯蛇我想問的是,醫界真有辦法自我在服務量這方面縮減嗎?
先不提人家有沒有辦法接受,醫界內部有沒有辦法接受都是個問題了
雖然本魯蛇我前幾天提出個縮減服務量的提案,
老實說,如果官方說不能這樣做,健保法沒規定,醫界也不能硬著來
因此,真要縮減服務量的話,就要從給付那一塊著手
但真的要縮減給付,醫界難道自己不會哇哇叫嗎?
所以總歸到底,醫界沒有想透,怎麼吵都會吵輸人家啦
Pipo醫師及Gary 醫師,完全正確。gary 寫:公會無法有效節制會員
會員不配合公會建議
一切都免談
pipo 寫:理論上好像是這樣張孟源 寫: 所以台中市的林委員有特別提到,總額協商醫療機構,應該討論的對象是健保會而不是健保署。醫界與健保署是平等的。此外,醫界面對健保會的消費者或雇主委員,在法律上也是平等的,醫界與健保會應當『平起平坐,對等協商』
但是實務上完全變調
對方抱著「給錢是大爺」的心態,因此對於賺辛苦錢的執行單位予取予求
醫界能有他奈何?
今年魯蛇我預期應該又會重演過去幾年吵一吵最後給衛服部做決定的老戲碼
不過在談判過程中
醫界代表或許可以使出「以退為進」的手法
但對方也或許不鳥醫界,要醫界吞下施捨般的總額成長,然後做更多的白工
魯蛇我想問的是,醫界真有辦法自我在服務量這方面縮減嗎?
先不提人家有沒有辦法接受,醫界內部有沒有辦法接受都是個問題了
雖然本魯蛇我前幾天提出個縮減服務量的提案,
老實說,如果官方說不能這樣做,健保法沒規定,醫界也不能硬著來
因此,真要縮減服務量的話,就要從給付那一塊著手
但真的要縮減給付,醫界難道自己不會哇哇叫嗎?
所以總歸到底,醫界沒有想透,怎麼吵都會吵輸人家啦
Pipo醫師及Gary 醫師,完全正確。gary 寫:公會無法有效節制會員
會員不配合公會建議,一切都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