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110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傲而
CR
CR
文章: 731
註冊時間: 週四 9月 20, 2007 4:45 pm

970110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文章 傲而 »

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 張慧如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心病人安全等醫病關係之議題,多年來我們發現,對於「醫病關係」的認知與期望,醫、病之間存在著許多落差。不可否認,台灣有許許多多優秀、認真的好醫師,但為何對於醫師的愛心及關懷,病人會不領情?因為在專業的權威底下,有些醫師會忘記自己也是個平凡人,會有盲點、會犯錯、也會有利益的考量,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醫師因為健保診察費偏低而草率診療,也是為什麼醫師對於病人的「關懷」,在病人眼中可能就是一種性騷擾。

衛生署於民國九十六年八月十七日完成的「醫師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之修正,其中將性別議題課程列為醫學倫理之必修項目,其原因在於醫學領域長期缺乏女性觀點與論述,使女人每個階段的生命經驗都遭到扭曲或誤解,例如從月經、生產、更年期到停經,對女性來說必經的生命歷程,然而,在醫學診斷上卻容易被疾病化。又例如心臟病長久以來都被視為「男人的」疾病,女人向來被放在照顧男人心臟的位置,就是因為健康、疾病中性別意識的缺乏,讓多數女人活在乳癌的擔憂時,不知道她們更可能死於中風或心臟病。

全球先進國家近年來陸續設立婦女健康研究中心,期望藉此提高醫事人員的性別意識,促進健康的性別平等。世界衛生組織亦於二○○二年宣布「性別政策」(Gender Policy),強調醫學專業人員都必須要瞭解到性別是會影響健康的。唯有使醫事人員都具備性別敏感度,才能促進醫病關係、保障婦女健康。將性別議題課程列為醫學倫理之必修項目並非只是針對「性騷擾」的部分,更非要侮辱醫師,而是希望藉此讓病人得到更完整的照護,亦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如果大部分醫師看到「性別議題」只想得到「性騷擾」,就證實此課程存在的必要性了。

(作者為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hammer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100
註冊時間: 週六 11月 18, 2006 8:21 pm

Re: 970110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文章 hammer »

關於倫理學分(含女性議題),醫界的意見不是要與女性為敵,醫界反對的是不當的行政手段。

道德的正當性,不應該用不當的行政手段來達成。

真的非得用行政手段來達成道德的正當性的話,也要注意是否”放之四海而皆準”?大家都一起來修學分,而不是柿子專挑軟的吃!只針對特定團體採行特別的行政措施,就是歧視條款,除非這個團體本身就是個犯罪團體需要矯治。
頭像
空空空
副院長級
副院長級
文章: 15896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08, 2006 10:26 am
表達感謝: 4 次
擁有感謝: 10 次

Re: 970110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文章 空空空 »

建築師也應該上性別教育啊,因為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女性需求的建物。
室內裝潢師也要上,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女性隱私需求的裝潢。
公共建物應該要有認證才對啊,不然如何符合女性需求呢?
所有行政官員也要上才對,不然國家決策、公共建設如顧及女性心理的感受、及生理需求?

再加上現在是兩性平等時代,所以這個議題應該包含男性的特殊生理需求在內
所以女性應該要上這種課,才能不會使大女人傷及小男人的脆弱心靈

全國一起上!上吧!
X-MAN
部長級
部長級
文章: 7012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9, 2006 5:11 pm

Re: 970110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文章 X-MAN »

這是壹篇失焦的論述.

醫師所反對的是針對性,強制性,且不符比例原則的違反效果.與是否性騷擾不是原因主題
. 因為在專業的權威底下----也是為什麼醫師對於病人的「關懷」,在病人眼中可能就是一種性騷擾。---如果大部分醫師看到「性別議題」只想得到「性騷擾」,就證實此課程存在的必要性了。
依文所述性騷擾是病人眼中議題,反射心理強壓在醫師的假議題.

全球先進國家近年來陸續設立婦女健康研究中心,期望藉此提高醫事人員的性別意識,促進健康的性別平等。世界衛生組織亦於二○○二年宣布「性別政策」(Gender Policy),強調醫學專業人員都必須要瞭解到性別是會影響健康的。唯有使醫事人員都具備性別敏感度,才能促進醫病關係、保障婦女健康。
如文所述設立婦女健康研究中心,提高---,促進----,強調---,皆是對已知事實或議題的加重以防疏失,但是全球先進國家近年來並未要求醫師團體強迫上所謂”性別議題”課程否則不發執業執照,否則不能行醫濟世,這不是違反原本訴求(原本訴求提高---,促進----,強調--,行醫濟世,若不上所謂”性別議題”課程就不讓你行醫濟世).
這表示大家認知性別差異造就不同疾病,就如同年紀差異造就不同疾病的道理相同,這些認知在醫學傳統教育已知之甚稔,只因醫學日新月異,在不同時間點加以強調的醫學問題,硬要牽連性別議題或是倫理議題似乎太勉強.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心病人安全等醫病關係之議題,多年來我們發現,對於「醫病關係」的認知與期望,醫、病之間存在著許多落差。
如文所述,我認為問題的本質是溝通信賴問題,而不是性別議題或是倫理議題.問題是醫學牽涉既廣且深對醫師而言窮其一生仍有甚多盲點,對於非醫事人員當然更難以參言兩語參透,尤其在目前醫療體系,看病時間已受壓縮,解釋病情以直接重點為主,因此醫、病之間存在著許多落差鴻溝需要信賴彌補.

信賴的提升需要政策宣導,然而我們政策主事者,在很多作為是反其道而行,至於「性別議題」更是加重訴求者的正當性,其實這些政策主事者才是最應再教育的壹群?
無名氏
V3
V3
文章: 3604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3, 2006 4:45 pm

Re: 970110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文章 無名氏 »

Xman大大說的真好,像這種就是扭曲,把醫師討論的焦點轉移到別處,讓人誤以為醫師反對性別議題這東西.
JIMMY
V1
V1
文章: 1502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13, 2006 9:08 am

Re: 970110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文章 JIMMY »

傲而 寫: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 張慧如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心病人安全等醫病關係之議題,多年來我們發現,對於「醫病關係」的認知與期望,醫、病之間存在著許多落差。不可否認,台灣有許許多多優秀、認真的好醫師,但為何對於醫師的愛心及關懷,病人會不領情?因為在專業的權威底下,有些醫師會忘記自己也是個平凡人,會有盲點、會犯錯、也會有利益的考量,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醫師因為健保診察費偏低而草率診療,也是為什麼醫師對於病人的「關懷」,在病人眼中可能就是一種性騷擾。

衛生署於民國九十六年八月十七日完成的「醫師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之修正,其中將性別議題課程列為醫學倫理之必修項目,其原因在於醫學領域長期缺乏女性觀點與論述,使女人每個階段的生命經驗都遭到扭曲或誤解,例如從月經、生產、更年期到停經,對女性來說必經的生命歷程,然而,在醫學診斷上卻容易被疾病化。又例如心臟病長久以來都被視為「男人的」疾病,女人向來被放在照顧男人心臟的位置,就是因為健康、疾病中性別意識的缺乏,讓多數女人活在乳癌的擔憂時,不知道她們更可能死於中風或心臟病。

全球先進國家近年來陸續設立婦女健康研究中心,期望藉此提高醫事人員的性別意識,促進健康的性別平等。世界衛生組織亦於二○○二年宣布「性別政策」(Gender Policy),強調醫學專業人員都必須要瞭解到性別是會影響健康的。唯有使醫事人員都具備性別敏感度,才能促進醫病關係、保障婦女健康。將性別議題課程列為醫學倫理之必修項目並非只是針對「性騷擾」的部分,更非要侮辱醫師,而是希望藉此讓病人得到更完整的照護,亦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如果大部分醫師看到「性別議題」只想得到「性騷擾」,就證實此課程存在的必要性了。

(作者為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這一篇又是打哪兒來的?怎麼這些邏輯不通,斷章取義,自以為是的文章都可以攻佔媒體的版面,反而我們對制度的評論,以及爭取正常合理制度的聲音上不了ㄧ點版面。

台灣真是一個反智的社會。
回覆文章

回到「醫療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