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因小兒科人力不足,凌晨零時至7時無法看診」這樣的公告越來越常見了
夜間假日急症找嘸醫 縣民淪二等公民
中國時報 甘嘉雯/桃園報導 2013年11月29日
觀音、大溪、八德、蘆竹、大園等地區未設有急性醫療系統,導致民眾生命安全出現嚴重的急救漏洞。如衛福部桃園醫院最近急診室公告「本院因小兒科人力不足,於凌晨零時至7時無法看診,有議員質疑認為桃縣的醫療人權淪為二等公民。
大桃園智庫執行長黃適卓、縣議員陳治文、許清順指出,以目前醫療資源的分布,除了新北市交界處有林口長庚大型醫院外,醫療資源集中在縱貫線延線的鄉鎮市。國道2號沿線,桃園境內僅有國軍桃園醫院較大型,北區只能到新北市三峽的恩主公醫院,民眾急診必須到桃園、中壢、龍潭或林口長庚醫院就醫,急診就醫至少要多花10至30分鐘。
小兒科急診服務更是嚴重匱乏,整個大桃園地區除了林口長庚外,就只剩下敏盛醫院提供24小時小兒科急診醫療服務。
陳治文出示一張衛福部桃園醫院最近的急診室公告,上面寫著「本院因小兒科醫師人力不足,於凌晨零時至7時無法看診」,痛斥衛生署升格為衛生福利部後,桃園偏鄉地區的醫療資源不但沒增加,甚至罔顧桃園偏鄉地區的醫療人權。
大桃園智庫醫療組召集人、現任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協會顧問王炯琅醫師表示,以衛生局公布各鄉鎮10大死因來看,首位是惡性腫瘤,其次是心臟相關疾病,其中復興鄉心臟相關疾病則躍居首位。
他指出,當病人發生心律不整時,若能在1分鐘內電擊除顫,約90%可成功痊癒,隨後每晚1分鐘,活命的希望就減少7至10%,若在昏迷超過6分鐘後,便可能會導致死亡。
衛生局表示,目前全國普遍存在兒科醫師人力不足窘境,相關單位均積極推展改善措施包含建立小兒科轉診網絡及資訊揭露,並持續輔導醫院充實醫療設施與人力、提升急診轉診品質。
(挖鼻孔)
「本院因小兒科人力不足,凌晨零時至7時無法看診」
版主: 版主021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31718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20, 2006 5:19 pm
- 來自: 歡婆鄉
-
- CR
- 文章: 713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19, 2009 9:5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