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版主: 版主021
- 
				medicchi
 - 註冊會員

 - 文章: 548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12, 2011 3:37 pm
 
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釐清醫療過失的「罪與罰」和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釐清醫療過失的「罪與罰」和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最後由 medicchi 於 週二 6月 19, 2012 10:34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 
				liden
 - Intern

 - 文章: 52
 -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10, 2011 2:21 pm
 
- 
				kcl2780
 - 註冊會員

 - 文章: 681
 -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14, 2009 12:32 am
 
Re: 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這已是社會風氣的問題
逛街時不小心碰撞到別人, 只要對方有瘀青和擦傷, 一樣可以告過失傷害, 逼你拿誠意和解,
堅持到底才能矯正風氣
這位柯醫師的堅持是對的
指甲是小傷, 民事不會有什麼賠償
不要為了怕刑事案底讓對方予取予求
			
			
									
						逛街時不小心碰撞到別人, 只要對方有瘀青和擦傷, 一樣可以告過失傷害, 逼你拿誠意和解,
堅持到底才能矯正風氣
這位柯醫師的堅持是對的
指甲是小傷, 民事不會有什麼賠償
不要為了怕刑事案底讓對方予取予求
- 
				medicchi
 - 註冊會員

 - 文章: 548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12, 2011 3:37 pm
 
Re: 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婦人陳oo四年前接受剖腹手術生女兒時,醫師劉oo不慎將消毒用的棉球棉絮留在陳女腹中,導致陳女產後五個月不時腹痛。板橋地院宣判,依業務過失傷害罪判處劉醫師四月,可用十二萬元易科罰金,陳女一家人另將向劉求償二千六百多萬元。
			
			
									
						- 
				medicchi
 - 註冊會員

 - 文章: 548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12, 2011 3:37 pm
 
Re: 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丹麥病人如果不滿意救濟金額,還可以申訴,而且因為醫療訴訟曠日費時且勞民傷財,幾乎沒有病人會想告醫師。
是民事案件病患才不會告醫師而接受補償
台灣是以刑逼民
檢察官幫你起訴
不必花錢
法官會說
你和解書不交上來
你也知道我會怎麼判!
			
			
									
						是民事案件病患才不會告醫師而接受補償
台灣是以刑逼民
檢察官幫你起訴
不必花錢
法官會說
你和解書不交上來
你也知道我會怎麼判!
- 
				medicchi
 - 註冊會員

 - 文章: 548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12, 2011 3:37 pm
 
Re: 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刑事法庭與民事法庭最大不同,就是原告與被告,從頭到尾必須站立,不能坐,
檢察官與法官維持法庭尊嚴,甚至可以糾正被告姿勢,有時在答辯時,如果急於回答,會被喝止,站好! 還沒有輪到你講話,社會輿論與法界,基本上認為原告是弱勢受害者,因此在
法官勸導和解時,最常聽到,你要不要和解,和解書不交上來,你也知道我會怎麼判,在這樣的形勢下,鮮少人敢冒險不和解
			
			
									
						檢察官與法官維持法庭尊嚴,甚至可以糾正被告姿勢,有時在答辯時,如果急於回答,會被喝止,站好! 還沒有輪到你講話,社會輿論與法界,基本上認為原告是弱勢受害者,因此在
法官勸導和解時,最常聽到,你要不要和解,和解書不交上來,你也知道我會怎麼判,在這樣的形勢下,鮮少人敢冒險不和解
- 
				image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59129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 來自: 集合住宅
 
Re: 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好貴的棉球medicchi 寫:婦人陳oo四年前接受剖腹手術生女兒時,醫師劉oo不慎將消毒用的棉球棉絮留在陳女腹中,導致陳女產後五個月不時腹痛。板橋地院宣判,依業務過失傷害罪判處劉醫師四月,可用十二萬元易科罰金,陳女一家人另將向劉求償二千六百多萬元。
沒人要走婦產科 也是台灣自找的
- 
				medicchi
 - 註冊會員

 - 文章: 548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12, 2011 3:37 pm
 
Re: 醫療疏失的「錯與補償」
有一位67歲的呂必新醫師不和解,medicchi 寫:刑事法庭與民事法庭最大不同,就是原告與被告,從頭到尾必須站立,不能坐,
檢察官與法官維持法庭尊嚴,甚至可以糾正被告姿勢,有時在答辯時,如果急於回答,會被喝止,站好! 還沒有輪到你講話,社會輿論與法界,基本上認為原告是弱勢受害者,因此在
法官勸導和解時,最常聽到,你要不要和解,和解書不交上來,你也知道我會怎麼判,在這樣的形勢下,鮮少人敢冒險不和解
現在已經死了!
關兩個月而已!



